數據顯示,鋁冶煉與加工行業的18家上市公司,去年獲得的政府補貼共為13.57億,其中中國鋁業為補貼大戶,獲得了7.44億補貼,云鋁股份也獲得了2.53億補貼,而新疆眾和、焦作萬方、中孚實業的補貼都超過了5000萬。不銹鋼鍋
以虧損情況最嚴重的電解鋁子行業來說,近年來,該行業產能平均增速高達20.44%。上述分析師表示,新疆地區每年都有新增產能100多萬噸,而新疆地區用電成本低,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力。截至去年底,僅新疆一地在建擬建產能即高達1305萬噸,而目前全國總產能不過2600萬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華俊表示,去年(電解鋁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不足70%,產能過剩已經非常嚴重,“轉而不移”的產能向西部擴張,無疑給產業帶來風險。鋁加工行業的產能問題非但得不到解決,可能還會更加嚴重。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國家從2003年就開始出臺文件,試圖阻止鋁加工行業的投資,淘汰中東部地區的產能,但實際情況是產能越淘汰越多。
“中鋁之所以變賣資產,也是產能過剩的無奈之舉。”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告訴《金證券》。國內一些鋁加工行業的產能老早就超出了2015年規劃產能。
中國鋁業決定整體出售八家鋁加工企業對應股權,《金證券》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八家標的股權對應的八家公司,除貴州中鋁鋁業有限公司外,其他在2012年均為虧損。經此瘦身,中國鋁業鋁加工資產規模將減少150億元。八家標的資產合計凈資產評估值高達80億元。
近日,巨虧的中國鋁業集中“甩賣”資產,而“甩賣”背后是鋁加工行業的大幅虧損現狀。
“國家一直在說淘汰中東部地區的產能,但地方政府考慮到就業、稅收等問題,不會輕易關閉工廠。”業內人士向《金證券》記者透露。事實上,如果去年沒有政府部門的補貼,很多工廠已經死了。
但這些補貼大戶并不“不爭氣”,中國鋁業去年凈利潤虧損86.44億。云鋁股份、中孚實業去年凈利潤為2890萬、1.11億,補貼額占到凈利潤的比例高達874.52%、77.87%。此外,兩家公司去年業績都出現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76.67%、3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