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鋁全行業處在煎熬中,但在文獻軍看來,電解鋁的產能過剩屬于階段性過剩。一方面,雖然產能利用率不到80%,但近幾年在逐步提升。目前統計庫存約130萬噸,全社會電解鋁庫存估計在200萬噸左右,相對2000多萬噸的生產和銷售而言還算正常。另一方面,國內對鋁的需求較大,產品銷售情況尚好。過去5年,電解鋁產能年均增長9.5%,產量年均增長13.7%,產能增長速度低于產量增長速度。不銹鋼鍋
目前我國人均鋁的消費量約為15公斤,與世界發達國家人均25公斤的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價格偏高是影響鋁的推廣應用的主要障礙。
文獻軍表示,擴大鋁的消費還大有可為。降低載重掛車重量,是交通領域實現減排的必然選擇。以載重車輛為例,目前我國載重掛車保有量約300萬輛,雖然占汽車保有量的比例不高,但其燃油消耗量卻占汽車燃油總消耗量的25%以上。同時,比如普通運輸車可載100噸貨物,全鋁掛車由于自重輕,就可載重110噸。這就在不增加油耗和排放、不超載的情況下,提高了運輸效率,可謂兩全其美。如果根據發達國家目前的實際情況,將我國現有300萬輛載重掛車的70%改為鋁制掛車,一年可以減少燃油消耗76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00萬噸。
“而現在鋁價處于低位,正是擴大鋁在交通車輛輕量化、推動電力行業以鋁節銅等應用的最佳時期。建議我國政府出臺有關支持政策和法律,擴大鋁的應用,充分發揮鋁在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減排作用。”文獻軍表示,國外通過立法規定載重車的燃油標準并嚴格禁止超載,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鋁掛車。
適當增加鋁的儲備也是“疏”的重要方面。”文獻軍表示,以當前200萬噸鋁的庫存來計算,就相當于儲備了1120萬噸的煤,或者相當于存了780萬噸原油。“存鋁就是存能源。因此,國家儲備在合適的時機制定收儲計劃,不僅有利于消化一部分產能,促進資產保值增值,也能夠樹立市場信心。國家物資儲備局曾在過去幾年行業低迷時啟動收儲電解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企業面臨的困境。
相對于其他“絕對過剩”的行業而言,由于鋁有質量輕、耐腐蝕、可回收等諸多優良性能,在鋁的使用過程和整個生命周期里,實際上是節能減排的綠色金屬,在交通、機械制造、建筑、電力電子等行業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因而,可以通過促進鋁的應用和消費,在“少生產一點”的同時“多用一點”,來化解產能過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