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鋁產量增速較往年緩和,但也并未因成本剛性及大幅的虧損而導致大范圍減產。從2013年市場實際運行情況來看,鋁價并未能如預期受到支撐。一方面中國經濟回暖低于預期,涉及鋁需求的行業僅能維持的是相對緩慢的增長狀態;另一方面,鋁的成本剛性確實存在,也確實抑制了產量的過快增長,但是僅此也并不足以扭轉鋁價的頹勢,尤其是這種成本剛性在其它諸多因素的干擾下,并未能真正地發揮其對生產的有效調節作用。不銹鋼鍋
2009~2010年國內中東部地區電力緊張情況日益顯現,使電解鋁的長期發展空間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在國內電解鋁競爭中,煤炭電力優勢越來越凸顯。另外,還有部分新產能分布在寧夏、青海、甘肅、陜西、內蒙古等資源豐富地區。在這種背景下,一些電解鋁企業加快了向西北尤其是新疆地區的投資步伐。僅在新疆地區就有近10家大型電解鋁企業開始投建,規劃總產能在1500萬噸以上。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其他高成本區域正在受到海灣地區的挑戰,尤其是對于中國而言,近十多年的發展已然使得中國電解鋁工業困境重重,而國外電解鋁產能向更低成本地區的遷移將使中國電解鋁工業面臨更大的壓力。能源、電力及原材料礦源的雙重劣勢使得中國電解鋁工業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十分尷尬的地位。尤其是除了能源電力方面的成本劣勢外,近幾年鋁土礦對外依賴程度也在上升;全球鋁土礦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分布的極度不均衡性已使得中國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國內電解鋁生產重心向西北轉移不可逆轉。因此,對于國內電解鋁行業而言,雖然同樣存在著新產能的興起,長期帶動國內成本重心大幅下移可能性很大,但下方空間較小,這是與國外較不同的地方。隨著國內產能投放的增加,及2014年印度尼西亞可能限制礦石出口,原料供應劣勢可能會放大,這將部分削弱西北地區能源優勢。與國外新舊產能替代帶動成本重心下移所不同的是,雖然西北地區能源上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原料方面劣勢也十分明顯。
向低成本區域前進成為全球電解鋁行業的口號,尤其是中國龐大的電解鋁工業的西進更是引起了全球市場的關注。西北是我國工業化較薄弱的區域,但是卻有著豐富的能源資源,尤其是新疆地區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最新數據顯示,新疆預計儲煤2.19萬億噸,占中國總儲量的40%,主要是準東7300億噸、吐哈7000億噸、伊犁6260億噸和庫拜1370億噸等煤田。另外,還有石油、天然氣的能源也十分豐富。
西北地區發展電解鋁工業的主要不利因素有遠離主要消費地區、原材料組織困難、運輸困難、配套設施困難、政策能否有效落實等這些不利因素,必然使得僅依賴于能源優勢發展的西北地區電解鋁產能的優勢受到削弱,一定程度上也會制約西北產能的投放進度。
可以肯定的是,大量的新的低成本產能的形成,使得全球電解鋁的供應有著更大的彈性,鋁市場長期過剩狀態將較難改變。
經過近兩三年的建設,上這些企業一期產能基本建成,逐漸進入了投產高峰期,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疆地區實際形成電解鋁產能330萬噸左右,其中年內形成的約150萬噸。在新產能逐漸形成的背景下,雖然鋁價持續低迷,整個行業仍然虧損嚴重的情況下,西北地區的產能仍然在陸續投放。2013年5月份西北地區(不含內蒙古)原鋁產量近68萬噸,已經占了國內總產量的39%,較2012年全年比重上升了6個百分點。如果將內蒙古也包括進來,則這些新興產能的增長總體上將推動西北地區原鋁產量占到國內總產量的50%左右。國內電解鋁的生產重心已經轉移至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