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召開“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提案辦理協商會。大家對過剩產能提出的解決思路包括拓寬內需、“走出去”、利用稅收手段、強化環保杠桿、產業政策率先轉型、強化金融體制競爭、創新宏觀調控機制等,反映了讓市場和政府共同發力的共識。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門相關負責人,與提出有關化解產能過剩提案的政協委員們面對面交換意見。不銹鋼鍋
“國務院去年10月出臺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隨后短短幾個月相關部門出臺了14個配套文件,涉及環保、土地、價格、財政、標準等領域。他說,目前產能過剩盲目擴張的勢頭已得到有效遏制。”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回應了政協委員們的發言?刂菩略霎a能,加大環保、能耗、安全等硬約束,創造公平、統一的競爭環境,擴大國內外市場有效需求,建立動態監管機制,是國家發改委開出的下一步化解產能過剩的“藥方”。
化解產能過剩有什么好招?民革中央副主席劉凡認為,給過剩產能“斷血”,才能使資金投入到新興產業上。安徽省工商聯主席李衛華建議相關部門創造法制和管理環境,完善投資指引、信息服務機制等,扶持優勢產業“走出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劉志彪提出,當前扭曲市場機制的產業政策到了率先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李讜、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徐曉蘭等委員則提出,政府要轉變職能,弱化對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的干預,從重審批變成重監管,并支持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
關于產能過剩的成因,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認為,主要是地方政府追求GDP和稅收。九三學社中央專職副主席賴明說:“為什么化解產能過剩這么多年來越化解越過剩?政府干預過多、企業盲目投資、產業結構不合理等,都需要認真思考。中國汽車玻璃協會會長曹德旺說,重規模、輕技術是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
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有22個工業產業產能相對過剩,產業產能過剩率達80%以上,尤其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在化工行業,氯堿、電石等產業也一直是產能過剩的“老大難”。
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表示,抓住化解產能過剩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作重點提案辦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預計今年有關化解產能過剩的提案數量將超過50件。
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當前要嚴控產能總量,對違規在建和已建成的項目進行清理,在嚴禁新增產能前提下,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建設項目實施等量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等。
全國政協常委、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在會上提到,中國石化聯合會已專門提交了化工行業產能過剩情況的材料,14個子行業幾乎都存在過剩問題。過去國內97%的光伏電池用于出口,現在技術瓶頸突破了,落后產能淘汰了,國內市場開拓了,光伏產業近一年來的可喜變化為其他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給出了啟示。
|